各市州政府辦公室:
根據《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推動綠色發展崛起的決定》(甘發〔2018〕6號)和《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甘肅省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的通知》(甘政辦發〔2018〕91號)精神,實施大景區改革建設工程,是全省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18項重點任務及5項標志性建設工程的重中之重,對加快旅游強省建設、切實把旅游業培育成為我省綠色發展崛起的支柱產業具有重要的帶動和促進作用。為進一步加快推進大景區改革建設工程,確保按時完成年度任務目標,現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目標和要求
2020年前,把全省19個大景區建設成為體量大、旅游項目多、吸納能力強、四至范圍清晰、空間連貫完整、功能配套完善、管理統一順暢、游客停留時間長的大景區,打造成國內外知名景區品牌,形成核心競爭力。每個大景區年接待游客300萬人次以上,年均綜合收入達到25億元以上,形成市場規模效益。輻射帶動周邊不同層級旅游經濟的發展,把大景區建設成為地區旅游業快速發展新的增長極,成為地方國民經濟發展支柱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龍頭。
二、重點任務
1.管理運營體制改革。組建大景區管委會,形成“統一規劃、統一保護、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大景區運營管理體制機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組建大景區旅游開發公司。
年度計劃和完成時限:
2018年底前,由蘭州市、天水市、平涼市、甘南州、臨夏州積極對接省林業廳,完成涉及省級主管部門下放經營權的興隆山、麥積山、冶力關、崆峒山、松鳴巖—古生物化石地質公園5個大景區旅游經營權分離移交工作。各市州負責完成市域內大景區涉及本市州旅游資源的整合和經營權分離移交工作。
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19個大景區在管理運營體制、產品體系、服務功能、保障能力等方面的改革建設任務。
牽頭單位:
各市州政府,省旅游發展委
2.景區基礎建設和旅游產品升級。加快大景區旅游項目建設,力爭年均實際完成投資增長15%以上。完善大景區道路、停車場、游客中心、旅游廁所、指示標識體統、休憩設施、應急救援系統、安全保障設施等,統一布局購物街區、特色餐飲、文藝表演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促進區域旅游目的地綜合體建設。
年度計劃和完成時限:
2018年,建成敦煌、嘉峪關 張掖丹霞、黃河三峽、拉卜楞寺5個大景區。
2019年,建成崆峒山、官鵝溝、麥積山、馬踏飛燕、蘭州黃河風情線、興隆山、紫金花城、松鳴巖、冶力關、黃河石林10個大景區。
2020年,建成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渭河源、大云寺-王母宮、紅色南梁4個大景區。
牽頭單位:
各市州政府,省旅游發展委
3.景區質量提升。把一批大景區建設成標志性工程,提升大景區品質,積極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年度計劃和完成時限:
2018年,力爭張掖丹霞創建成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力爭官鵝溝、黃河三峽通過國家5A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審。
2020年,把張掖丹霞、官鵝溝、黃河三峽、黃河石林、拉卜楞寺等5個大景區創建為國家5A級景區;把嘉峪關、張掖丹霞、麥積山、崆峒山、馬踏飛燕、紫金花城、蘭州黃河風情線、黃河石林、黃河三峽、拉卜愣寺、官鵝溝等11個大景區建設成標志性工程。
牽頭單位:
各相關市州政府,省旅游發展委
三、相關要求
1.落實領導包抓項目責任制。各市州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包抓項目的有關部署和要求,把實施大景區改革建設工程擺在綠色生態產業體系建設的突出位置,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分工,認真履行領導包抓項目第一責任人職責,包抓領導要靠前指揮,主動作為,強化督促協調,將紙上的責任制、工作方案轉化為具體實際行動,親力親為將包抓責任落實到位,體現在抓出改革建設成果上。
2.集中抓好工作落實。各市州對涉及當地的大景區改革建設工程,要根據省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的總體要求、工作標準、分年度任務等,結合本地實際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方案,逐級建立旬報告月調度機制,嚴格按照工作臺賬或措施清單推進各項改革建設工程實施。各市州自8月起,每月各旬末當日上午10時,向省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上報工作推進旬進展情況,每月30日前進行一次工作推進調度,確保大景區改革建設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3.強化督查考核。各市州要把大景區改革建設納入生態產業發展統計考核體系和干部績效評估體系,完善考核評估機制,加強平時督查和階段性考核評估工作,強化監督問責,確保大景區改革建設成效。省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定期不定期對全省大景區改革建設工程開展現場督查活動。
附:實施大景區改革建設工程專項行動計劃表 (點此下載.xlsx
甘肅省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8年8月6日